> 文章列表 > “秋露湿衣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秋露湿衣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秋露湿衣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秋露湿衣襟”出自宋代释智圆的《独游》。

“秋露湿衣襟”全诗

《独游》

宋代 释智圆

城市非无亲,不见岁已深。

江湖非无友,经年无来音。

因知疏拙性,不合时人心。

清景将谁观,荷策祇自寻。

乃登鹾峨峰,乃纵酸寒吟。

狎我惟野麋,和我惟幽禽。

但见云起灭,不知谁升沈。

盘醒红树下,秋露湿衣襟。

《独游》释智圆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独游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。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城市与江湖的对比,表达了作者在世俗纷扰中寻求自我独立与自由的心境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
城市非无亲,不见岁已深。

江湖非无友,经年无来音。

因知疏拙性,不合时人心。

清景将谁观,荷策祇自寻。

乃登鹾峨峰,乃纵酸寒吟。

狎我惟野麋,和我惟幽禽。

但见云起灭,不知谁升沈。

盘醒红树下,秋露湿衣襟。

诗意与赏析:

《独游》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独立的追求。作者对城市的人情冷漠和江湖朋友的疏离感到遗憾,他意识到自己的拙朴与时人的心态不合。在这种情况下,作者选择独自寻求清幽的景致,通过观赏荷花而获得心灵的安宁。他登上鹾峨峰,尽情地吟唱苦涩的歌声,与野麋和幽禽为伴。然而,作者仍然困惑于云起云灭的人事变迁,不知道谁能升沉得意。最后,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红树下,秋露湿透了衣襟。

这首诗词通过城市与江湖、繁华与宁静的对比,揭示了作者内心对于社会的失望和对自由孤独的追求。他通过远离喧嚣,走进大自然的怀抱,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价值的肯定。尽管他仍然感到困惑和不解,但他在这种独游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,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疏离态度和对自由精神的执著追求。

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、深沉的意境和哲理的思考,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立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。它通过对自我和社会的反思,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内心追求,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