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会看千岁跨龙鱼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会看千岁跨龙鱼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会看千岁跨龙鱼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会看千岁跨龙鱼”出自宋代项安世的《次韵田将仕年八十八岁作诗自喜三首》。

“会看千岁跨龙鱼”全诗

《次韵田将仕年八十八岁作诗自喜三首》

宋代 项安世

茅檐桑户落穷居,两眼犹能读细忆。

自说此生聊尔耳,亦知余事竟何如。

春云入眼元无迹,秋竹刳心久更虚。

天与精神自难老,会看千岁跨龙鱼。

《次韵田将仕年八十八岁作诗自喜三首》项安世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次韵田将仕年八十八岁作诗自喜三首》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茅檐和桑门落在贫穷的住所,

年迈的我仍能回忆并读懂往事。

自言此生只是为了度过光阴,

也知道我所做的事情到底怎样。

春天的云彩进入我的眼中无痕迹,

秋天的竹子已经长时间空虚地掏空了我的心灵。

天赋和精神都难以老去,

我能看到千年岁月中的龙鱼。

诗词表达了作者项安世八十八岁高龄时的心境。他的住所简陋,茅檐下的桑门象征着他贫穷的生活环境。尽管年事已高,但他仍然能够回忆起过去的经历,并读懂那些细微的记忆。他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慨叹,认为自己只是为了度过时光而存在,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也有所思考。

诗中提到的春云和秋竹是象征季节的意象。春云进入眼中无迹,意味着作者对昔日的美好时光已然模糊。而秋竹则刳心久更虚,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空虚之感。然而,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精神和天赋的坚持。他认为精神和天赋无法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,依然保持着活力。最后一句\"会看千岁跨龙鱼\"则表达了作者对长寿的向往,希望能够看到千年岁月中的奇迹。

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,展现了作者岁月静好、心境淡泊的生活态度。尽管生活环境贫寒,但作者依然能够从回忆和思考中找到自己的欣慰和喜悦。同时,他也表达了对精神和天赋的珍视,以及对长寿和奇迹的向往。整首诗词以淡泊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,展现了作者晚年的豁达和乐观。